某日上午我突然收到微信好友申請。。。
"你好,王教練,我是某某單位**"
"你好"
"語音通話" 大概內容:我們有50人,下午半天拓展活動,大概多少錢,基地推薦,包車包一個晚餐。。。
事后我直接聯系此單位管理部門負責人,他說是他推薦的,由那邊直接和我對接。
由于對方倉促,只需我報個價,方案和內容只字未提(我在預算中明確標注了訓練費、餐費餐標、交通、總金額、含稅等),我還再三強調不同的培訓定位將會呈現不同的訓練流程及培訓師(或教練)的安排,再根據培訓要求推薦培訓場地,價格會有差異。。。
其實我也明白這只是一次不負責任的比價,下午,我還是再次確認一下是否確定,也語重聲長的說到,我跟貴單位也是長期合作的,是按比較規范的培訓標準和流程及后勤安排報的預算及價格,如果對培訓的定位為活動,并且要求不高,適當考慮降低后勤標準,在價格什么我們可以再適當浮動(業務不容易,我們很真誠),然后他就只問了一句,多少錢,我也就只告訴了個價格。然后也知道就沒有然后了。。。


今日偶得動態,深有觸動。
從動態上不難看出,最終選擇了一架軍事基地開展活動(橫幅沒有,服裝也沒統一,就其內容我就索性只能定位為活動),但讓我詫異的是,其動態的會議條幅明明是某管理層培訓的一個拓展環節,我想這應該需要的是培訓呀,在沒有任何培訓定位,沒有前期需求告知及相關信息的前提下,只要了一個價格就確定了,我在想,這是一家什么公司,這是一家號稱行業標桿的國有企業,這是一家有培訓學院的大型國企,我頓時無語了。。。
不過說實話,你們運氣還真好,請的這位外聘教練是行業老教練,說明這家軍事基地還是有自知之明,還算有點良心。。。


培訓真的不是兒戲,拓展也不是兒戲,活動或游戲也不是,我作為一個入行近15年的老教練(我更喜歡別人稱我為教練),是無語也是無奈。是什么讓拓展變成了這樣,是什么讓團建變成了這樣,是我們每一個培訓師自己,是我們每一位從業者。。。

再看看如今網絡推廣的五花八門,個個號稱自己是大師,是幾十年的標桿企業,有些我認識的近些年成立的拓展公司負責人,甚是之前接都沒接觸過拓展,他只跟我說,在廣東,一個關鍵詞推廣要三五十,長沙十幾二十。。。
再看看如今的所謂培訓師市場,大師層出不窮,昨天他有可能在搬磚,今天他們就是助教,明天他們就是教練,后天再后天他們就是大師了。。。先不說職業道德和素養,連基本的職業技能都還是“半桶水”、“四不像”。。。
以前我偶爾會給兄弟單位幫幫忙,給他們上課做培訓,后來,我再也不去了,我不想再做破壞行業的“攪屎棍”。。。

再次申明:我們合眾是一家有10年資質(官網有工商認證)的培訓公司老品牌,不單是拓展團建,還有內訓,活動策劃等,我們是一家正規的企業管理培訓公司,有自己的資質培訓師,有自己的培訓掛牌基地,有獨特培訓認知和理念,有培訓情節的培訓機構,我們公司從不做推廣,今天不會,以后也不會。煩請不懂培訓、只比價格的朋友不要來找我們,這會耽誤你我的時間。我們只做有價值的培訓。掙合理的利潤,展現培訓真形態。
